“九肚魚每斤18元,馬友魚每斤20元,怎么還這么貴?”前日,家住陽江市區荔枝園的馮女士到崗列市場買菜,發現海鮮價格雖然與春節假期相比稍有回落,但是仍沒恢復到節前水平。昨日,記者走訪該市區崗列、東源和星源等多家市場了解到,由于春節期間不少漁民返航回家過年,市場海鮮供應量減少,導致海鮮價格仍然高企。
昨日中午12時許,記者來到崗列市場,見到不少海鮮攤檔擺有鬼婆、青鯧、黃花魚和魷魚等時令海鮮,雖然品種還算豐富,但是數量并不多,購買的顧客也是三三兩兩,與往日熙熙攘攘的場面相比,稍顯冷清。“春節假期過后海鮮價格雖然逐漸回落,但是尚未恢復到節前的水平。”其中一位海鮮檔主告訴記者,如大眼魚每斤28元,鬼婆魚每斤30元,黃花魚每斤22元,黃特鯧每斤20元,而在節前,上述海鮮價格分別為每斤25元、28元、 18元和15元左右。
記者隨后走訪該市區其他肉菜市場,發現情況大致相同。對于海鮮價格仍然高企,多數海鮮檔主認為,主要是因為不少漁民在節日期間紛紛返航和家人團聚,市場上海鮮供應量減少,銷售價格自然居高不下。“以前檔口每天進貨近百斤,現在僅五六十斤。”海鮮檔主陳先生表示,物以稀為貴,銷量大價格自然就下降了。
該市海產品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也稱,節日期間,批發市場的日交易量與節前相比有所減少,加上市民菜籃子品種豐富,購買海鮮的需求也相對減弱。據粗略統計,不少魚販進場批發量比節前減少了四五成,市場零售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該負責人說,隨著漁民節后的陸續出海,海鮮品種將會隨之增多,預計過一段時間,海鮮價格會有所回落。(鄧賢志)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