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已經看淡玉米、小麥和大豆的價格前景,預測美國2013年的農業產量將大幅反彈,也讓全球的消費者松了一口氣。
一年前,美國農業部的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格勞伯也做出過類似的樂觀預測,但因干旱的出現而沒有變成現實。干旱導致夏季收成慘淡,價格創新高。
格勞伯周四在2013年糧食前景展望報告中說,如果天氣轉暖使得產量增加,玉米的價格就可能在本季平均價格的基礎上下降三分之一,而大豆的降幅可能超過四分之一。
格勞伯在農業部的年會上說:“玉米和大豆的產量應該能創紀錄。這應該會使價格下降。”
去年美國遭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導致糧食和大豆的批發價格創下紀錄,加重了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給畜牧業造成重大損失。正是由于全球另一種主食大米的豐收才遏制了價格的上漲壓力,從而避免2007-2008年糧食危機的再次上演。
分析人士擔心,目前做出看淡價格的預測可能為時尚早,因為美國本土超過一半的面積仍處于干旱之中。
干旱已經從中央玉米帶向西擴展,波及堪薩斯州等平原州,使冬小麥的產量受到威脅。
不過格勞伯說,干旱的持續并不一定預示著今年夏天的氣候條件不好。他估計今年的玉米產量為創紀錄的1 4 5.3億蒲式耳,較去年同比增長35%。大豆產量將增加13%,至34.1億蒲式耳。
世界最大的農產品(6.06,0.03,0.50%)貿易集團嘉吉公司的高管戴維·鮑德勒說:“只要產量達到平均水平,我們將看到一個非常不同的市場。”
全球糧食價格也已經下降,原因是交易商預測南美洲的產量將創紀錄。格勞伯說隨后美國很可能也會取得巨大的豐收,因為農民的種植面積是30年來最大的。
他說在新一年里,玉米的平均價格將跌破每蒲式耳5美元,比本年度創紀錄的平均價格低了33%。玉米的期貨價格去年8月最高達到每蒲式耳8.43美元,而今天在芝加哥交易所的價格為7.30美元。
他說大豆的平均價格可能為每蒲式耳10.50美元,比本年度的平均價格低了27%。今天,大豆的成交價格為每蒲式耳14.80美元。(陌上玉)
來源:第一農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