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鑒于1月外匯占款流入有望繼續反彈、當月信貸投放逾萬億元,目前金融市場 流動性充裕。同時,考慮到當前經濟復蘇的動力并不強、通脹壓力尚未顯現,貨幣政策尚不存在轉緊的前提。
外匯占款料繼續增長
去年底以來,我國外匯凈流入出現反彈,市場預計今年1月外匯占款將繼續增長。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貿易順差與fdi均環比小幅下降,但出口同比增長25%。當月貿易順差為291.47億美元,fdi為92.7億美元,二者之和約38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00億元。分析人士表示,再考慮其他流入資金,1月外匯占款增長再度突破千億元應無懸念。
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表示,四方面原因推動資金流入國內:一是去年三季度以來,國內經濟緩中企穩的信號日益顯現,市場情緒由前期的過分悲觀轉向樂觀;二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機制化解決取得新進展,主要發達國家的寬松貨幣政策不斷加碼,國際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新興市場再現資本回流壓力;三是去年下半年國內外幣存貸款利率大幅下調,在人民幣貶值預期逐漸消退的情況下,境內機構重啟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的財務運作;四是我國加大穩出口的政策力度,加快qfii和rqfii的審批節奏。
此外,1月人民幣貸款投放逾萬億元,也為市場帶來充沛資金量。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3340億元。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99.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分別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2.1個和3.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1.13萬億元,同比增長15.3%,分別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8.8個和12.1個百分點。
市場利率走低
在信貸投放力度大、外匯占款或持續攀升等因素作用下,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這可能是上周央行開啟公開市場正回購的主因。招商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央行進行正回購操作的動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市場利率偏低,低于央行合意的水平。以7天回購利率為例,春節后基本在2.7%至2.9%之間波動,低于央行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3.35%。市場利率偏低是價格上的表現,其背后是銀行較高的超儲率水平和銀行間充裕的流動性,這與節后銀行備付金釋放和現鈔回流銀行體系有直接關系。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