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全發展現代農業20年,從加溫養殖速成甲魚發展成養殖生態甲魚,與村民實現了共贏
1993年,黃興全開始拜師學習中華鱉的養殖。出師后,他成立了重慶中華鱉養殖有限公司,并將養殖基地建在了家鄉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
養甲魚遇上了鱉精熱
1993年,黃興全開始在基地搞甲魚加溫養殖。當年7月只有5至10克的甲魚苗到了第二年八九月上市時能夠長到一斤七八兩,而如果讓其自然生長的話,同樣的時間只能長到50克。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打破了甲魚的生長周期,讓其不能冬眠而一直處于生長狀態中。
雖然通過加溫養殖出來的甲魚營養價值并不高,然而從1993年開始,黃興全的甲魚卻能夠賣出好價錢,這與當年風靡全國的鱉精熱不無關系。
價格飆升到破滅
1993年,伴隨著中國體壇馬家軍的成長和崛起,鱉精開始風靡整個中國。剛剛從事中華鱉養殖的黃興全也因此沾了光。黃興全至今還記得,1993年,甲魚市場上的商品魚能賣到280元至290元之間,此后,甲魚價格一路走高,一段時間甲魚的價格甚至飆升到400元一斤。然而,這樣的熱火場面僅僅持續了兩年時間,在1995年,《焦點訪談》記者實地暗訪,發現江蘇某廠制作中華鱉精的過程中,偌大一個鱉精廠僅有一只鱉,成箱運到市場的鱉精產品只不過是紅糖水后,鱉精的火熱以及中華鱉的高價神話破滅。
對于黃興全來說,1996年至1998年是艱難的三年,鱉精熱消退,甲魚的市場價格一路走低。此時大眾也認識到加溫養殖的甲魚沒有營養價值,所以開始拒絕購買。幾種因素的同時出現導致當年甲魚價格大跌,而黃興全還記得,甲魚價格跌到最低點的時候,僅有60元錢一斤。
價格的低迷讓黃興全開始不愿意出售自己的甲魚,為了控制甲魚的數量,黃興全開始停止加溫、拆除鍋爐,讓甲魚回到自然生長的階段。黃興全沒有想到,這讓自己渡過了難關。
生態養殖的共贏
1998年后,甲魚市場的價格開始恢復,此時黃興全驚奇地發現,自己養殖的甲魚竟然長到了四五斤,而那時,甲魚的市場價格已經恢復到了180元至190元一斤。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