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山東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2012年全市漁業經濟總產值777.5億元,增長8.3%。其中,完成遠洋捕撈產量11.6萬噸、產值16.11億元;海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省、全國最優之列。
去年以來,威海市著力強化產學研合作、優化漁業產業結構和漁業發展空間,培育現代漁業發展主體,積極引導推動漁業產業轉型和上檔升級,確保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我市深化與高校、院所的聯系,協調支持尋山集團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中心、好當家集團海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威海海洋研究院等平臺實施了一批水平高、潛力大的科研項目,與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漁業企業發展到100多家。其中,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中心采用先進技術繁育的鮑魚苗成活率超過92%,比同類企業高30%;好當家成立了威海市首家省級綜合院士工作站,海參活性成分提取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海之寶建設了國家級海帶加工技術研發中心,提高了海帶產品的附加值。
為增加漁民收入,我市積極培植漁民專業合作組織和開展漁業科技入戶行動,主推刺參、海帶、牡蠣等10個主導品種、池塘微孔增氧等8項技術,為養殖戶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規劃了淺海設施養殖等6大類現代漁業特色園區,新建、續建人工魚礁22處,增加礁區面積5500畝。
威海市組織引導17家遠洋企業積極“走出去”,外派遠洋漁船500艘,新增專業漁船20艘,使專業漁船總量達到140艘,共完成遠洋捕撈產量11.6萬噸、產值16.11億元。(黃娜)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