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早上不到8點,濟源市玉泉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就在蔬菜大棚里忙碌起來。筆者在其中一個彩椒大棚看到,中間地帶的彩椒苗已被拔掉,騰出了一大片空地,地上鋪著的整潔的塑料薄膜上堆放著剛剛采摘的彩椒、紫茄、西紅柿、黃瓜。十幾個社員有的分級篩選,有的裝箱封口,不時地還有剛剛采摘的蔬菜往里運輸。
“所有蔬菜都要當天采摘,當天裝箱,當天運輸,保證新鮮。”合作社理事長康有亮一邊指導大家裝箱,一邊忙里偷閑跟筆者聊了起來。康有亮說,去年11月他到鄭州參加農博會時,鄭州、洛陽的客戶就向他下了訂單,大約2000箱。另外,本地市場需求量約5000箱,合作社的蔬菜全部就地銷售,價格遠高于市場零售價。“春節是一年銷售的最高峰,我們要求社員們冬至以后就不再施藥,確保上市蔬菜無農藥殘留。”康有亮告訴筆者。
北水屯居委會的牛和平今年種了一棚彩椒,或紅或黃的彩椒掛在枝頭,格外惹眼。筆者問:“這一棚彩椒能賣多少錢?”牛和平說,這一棚彩椒產量四五千斤,能賣3萬多元。
玉泉菜農1986年開始種菜,經驗豐富,菜的品質有保證。合作社成立后,又完善配套了一系列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指導農戶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現在,合作社種植戶近1300戶,大棚1800余座,所有社員從育苗到土壤管理均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杜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藥劑。
在蔬菜生產基地,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還為合作社建立了檢測室,確定專門人員每天對基地生產的蔬菜進行檢測,杜絕不合格蔬菜上市。去年,合作社每個月檢測樣品1000個左右。檢測合格的,通知社員上市銷售;檢測不合格的,立即通知社員不準銷售,在市級質檢部門再次檢測確認后,對本批次產品進行監督銷毀。 (李建東)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