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油脂備貨呈現“旺季不旺”格局,價格走勢整體偏弱,菜油期價振蕩回落。2013年國內菜油供需較為寬松,臨儲庫存高企已成共識,若庫存得以釋放,菜油供給壓力將增大。目前已步入油脂消費淡季,而且菜油與其他油脂價差處于歷史高位,在多重壓力下,菜油后期弱勢難改。
庫存高企,菜油存在供給壓力
2012年全國冬油菜種植面積總體增加180萬畝,目前主產區油菜生長情況良好,前期凍害程度較輕,且持續時間不長,對本季菜籽產量影響不大。如天氣在油菜關鍵生育期無極端變化,預計總產量將較上年度略有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2年全國油料總產量數據,本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將菜籽產量由1220萬噸上調至1380萬噸。另外,2012/2013年度我國菜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為680萬噸,消費量預計為550萬噸,與上年度持平。年度菜油供需節余量預計為130萬噸,較上年度的50萬噸有所增加,預示著本年度菜油供給相對寬松。
日前有市場傳聞稱,國家將于3月至5月底對臨儲菜油進行拋儲動作,拋儲量為100萬噸,銷售形式及價格暫未確定。且不論傳言的真實性,國家臨儲庫存高企已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2008年至今,國家臨儲收購菜籽共1600萬噸,折油約580萬噸,除去2010年至2011年拋儲的140萬噸和定向銷售的51萬噸,臨儲庫存目前高達300萬噸。若后期得不到有效釋放,一方面2010年以前收購的菜油面臨過期可能,另一方面庫容不足也制約新一季的托市收購。
進口成本高,但提振作用有限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