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柳州市鹿寨縣有團水果專業合作社的陶有團就忙開了。
去年,合作社蜜桔基地得到了飛躍發展,3300多畝蜜桔有1000畝已掛果,出售蜜桔205萬公斤,社員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合作社還注冊了商標,有了自己的品牌。
“不久前公布的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農民合作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被定位為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我們也要有些新動作!”陶有團說的新動作,就是要成立新公司,把果賣到俄羅斯。
原來,上個月他到江西、江浙一帶考察,與江西一家農產品企業進行合作,在鹿寨縣成立股份公司,依托自己的合作社來運轉,社員負責種植蜜桔,合作社負責收購,再由公司包裝后銷往國內外市場。通過這種方式,合作社能夠將自己生產的蜜桔出口到俄羅斯,且減少了中間環節,群眾能得到更好的價錢。還可輻射周邊兩個鄉鎮的蜜桔生產,拉動當地水果產業發展。
目前,公司正在平整包裝車間和生活區的土地,工程推進得順利嗎?陶有團坦言,建設一個1600平方米鋼架結構的包裝車間和可供100多人食宿的1100平方米生活區,僅基建部分就需要投資80多萬元,還有一條包裝生產線,要投資50萬元,這對于他這個仍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合作社來說,確實困難重重,他很希望得到各方更大的扶持。
雖有困難,但憧憬未來,陶有團仍充滿了信心:合作社今年計劃擴種蜜桔近600畝,其中他自己擴種70多畝。3年后,這些果樹全部投產,合作社社員戶均收入將超過20萬元。(陳靜 楊繼強 梁美芬)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