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僅擊倒了三鹿,也重創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品牌的信任,并轉而購買外資品牌奶粉。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一些中國人在海外注冊商標,并委托國外代工廠負責生產,達到混淆視聽的結果,而產品則專門銷往國內。
據業內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上百個進口奶粉品牌中,近八成采取以上操作手法。
乳業專家王丁棉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部分品牌在海外沒有市場以及知名度,只是國內一部分人到海外注冊一家公司,搞一個非常“洋氣”的名字,利用當地一些奶粉生產廠家代工生產,再轉銷國內,國內目前近一百個進口奶粉品牌,保守估計有六七十家以上都是這種操作模式。一位奶粉行業從業十年以上的業內人士證實了這一說法,諸如合生元(01112.hk)、施恩、澳優(01717.hk)、紐瑞滋等奶粉品牌均曾被曝扮演洋品牌身份。
目前歐美知名奶粉品牌不足100個,其中只有20~30家進入中國。而國內卻有近百家洋品牌。為了避免被消費者識破扮演出來的洋品牌身份,一些品牌還在想盡辦法“洗白”,如澳優乳業,通過控股歐洲一些奶粉品牌,達到“洗白”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品牌大都是2008年之后注冊的,由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本土奶粉品牌遭遇重大信任危機,國內不少人看中其中的商機,專打進口牌,迅速占領市場,取得很高的銷量。前述業內人士介紹,根據公開資料,合生元去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澳優銷售額也接近5億元。而施恩在被曝出涉嫌扮演洋品牌身份之后,銷售額從十多億元迅速下滑,但目前依然有七八億元的銷售額,足見洋品牌奶粉的魅力之大。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奶粉每罐代工價格往往只有70~90元,而國內銷售價格高達300元以上,這么高的價格在全球都很少見。王丁棉告訴記者,曾經調查過海外大多數國家的奶粉價格,普遍折合人民幣120元左右,超過150元的幾乎很少見。
業內人士表示,每年都會有大量進口奶粉因為檢驗檢疫不達標被攔在海關關口。業內知情人士透露,這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上述打扮出來的洋品牌。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