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濟寧市漁業局召開全市漁業生產工作會議,安排部署2013年度全市漁業生產主要工作任務。全市12個縣(市、區)的分管局長及技術負責人參加會議。
2013年,濟寧市漁業生產將緊緊把握“全力實施‘六大工程’,推進濟寧漁業轉型升級”這一工作的總體要求,以鞏固漁業污染防控工作成果、加強現代漁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加大干事創業力度,為全市漁業經濟運行質量再上新水平做出應有的努力。一是重點推進漁業園區建設。實施高點起步,整合各方資金和優勢政策向園區集聚,打造一批規模大、標準高的休閑漁業園區、標準化池塘園區、工廠化養殖園區等現代漁業園區。二是建立水產苗種生產預報制度。凡持有苗種生產許可證的單位,必須在每年3月10日前填報《濟寧市水產苗種生產計劃》表,建立全市統一的水產苗種生產管理檔案,實行生產全程監督和準出制度。三是扎實開展水域灘涂養殖規劃和養殖證發放工作。凡轄區內適宜水產養殖的水域灘涂面積超過1萬畝或現有水產養殖生產規模超過3000噸的縣市區,都應編制出臺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對符合條件的養殖申請,要嚴格按規定時限受理、核查、登記、發放養殖證;對已失效養殖證要盡快提醒養殖權人辦理延期換證手續;并將水域灘涂發證登記情況錄入“養殖證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啟用新版養殖證和“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系統”。除有權屬爭議的養殖水域灘涂外,年內各縣市區養殖登記發證要做到應發盡發。四是搞好生態池塘改造示范。整合“省長基金”、優質魚項目、市漁業養殖污染防控資金等,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參與,加快實施老舊池塘生態化、標準化改造步伐,大力推行健康生態的標準化養殖模式。五是加大漁業生態修復力度。在開展好大湖增殖放流活動的同時,創新形式,繼續開展好放魚節、放魚周等活動,并擴大庫區、采煤塌陷水域等大型水域的增殖放流范圍。六是加強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建設。嚴格創建標準,采取建設進度月報制,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區養殖面積必須1000畝以上;部級健康養殖示范區必須在獲得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區的基礎上申報。七是加快休閑漁業的提檔升級建設。要搶抓機遇,在做好對區域內休閑漁業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自然資源稟賦、漁業發展狀況和旅游需求,結合國民休閑匯活動,科學制定休閑漁業發展規劃,引導休閑漁業高起點起步、高層次發展。八是認真抓好合作社建設工作。要圍繞重點工作,大力發展養殖、水產品加工流通、服務型等各具鮮明、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合作社,并鼓勵和引導漁民專業合作社之間在勞動、技術、產品、資本等方面開展聯合與合作。(谷之)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