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又到了一年捕刀魚季節,這幾天在長江口早已盤踞著上千艘漁船,這其中有專項捕撈證的僅125艘。
昨天(2.28),市農委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本市于1月25日到11月25日,開展為期10個月的打擊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此外,今年非法捕撈將首次入刑。
近年來非法捕撈堪稱“猖獗”
非法捕撈是指無證捕撈或者盡管有證,但在禁止捕撈的水域或使用違規網具進行作業的行為。
近年來,非法捕撈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長江深水張網捕撈和在內河使用電捕魚,幾乎可以用“猖獗”形容。據市農委水產辦主任梁偉泉介紹,今年共發放刀魚專項捕撈證125張,而在長江口卻盤踞著一千多條無證捕撈漁船,所用的都是農業部門禁用的深水張網,造成幼魚、幼蝦占漁獲物構成40%以上。
而電捕魚是內陸水域中魚類的致命殺手,2010年僅奉賢區就發生因電捕魚行為導致死亡事件3起。
漁政部門發現,從事電捕魚、深水張網等非法捕撈的90%以上是外來船舶和外來人員,并長期集聚在崇明島、橫沙島東側、杭州灣沿岸和各區縣內陸河道湖泊。僅常年滯留本市崇明三島從事非法捕撈的蘇、浙、皖三省船舶就超過1500艘,本地合法長江漁船僅有219艘。
非法捕撈利潤能增長2倍多
瘋狂捕撈的背后,是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相關執法部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青浦淀山湖為例,使用帶電拖網從事拖蝦作業,每船漁獲物日產量在5斤—10 斤,年產值在5萬元左右;不使用電捕魚工具,每船漁獲物日產量在2斤左右,年產值僅1萬元—2萬元,收益減少50%—70%。
而在長江,去年,刀魚的身價更是高達史無前例的8000元/斤。而被稱為“軟黃金”的鰻苗近年來價格也一路高企,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斤鰻苗的價格十幾元,而到了去年,一條鰻苗的價格就高達四十多元。
“長江已經失去了鰣魚,失去了河豚,如果再繼續下去,我們將失去刀魚。”梁偉泉告訴記者,如果非法捕撈長期盛行,漁業資源將面臨枯竭,進而破壞整個生態系統。
上半年將進行3次聯合整治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