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訂購,我將拿自己全部的稻田來養魚,年產量不會少于5千斤。”昨天,貴州榕江縣仁里鄉太原村村委會副主任楊卓霖說。稻田養魚是榕江縣及周邊縣市的一大特色,當地呼吁社會各方的關注。
據了解,稻田養魚是榕江縣民間的一種養魚方法,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再經過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不僅使水稻增產,也能收獲田中的魚。近年來,該縣積極規劃稻田養魚區域和發展規劃,并推廣稻田養魚高產技術。據稱,最盛行時,榕江縣的19個鄉鎮都實施稻田養魚,涉及行政村近200個,農戶超10000戶,稻田養魚面積達6萬余畝,年產稻田魚超1500噸。
“但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不靈,這種原生態養出來的魚,卻銷路不暢。”榕江縣一名政府工作人員稱,當地的稻田養魚只是供自己食用,沒有變成經濟優勢。
有關人士呼吁,今年春耕生產謀劃在即,希望能有個人或公司到榕江實地察看一下,與當地農民共商稻田養魚之計。
來源:貴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