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草莓可金貴著呢,專門給它們‘喝’牛奶。有的草莓一個就有一兩多,最貴的時候,這一個草莓就能賣到五六塊錢呢”。3月1日上午,靳友在大棚里一邊給草莓葉子噴灑牛奶,一邊對記者說。
靳友所在的偏橋子鎮二道溝村有著蔬菜種植的傳統,主要以黃瓜為主。之所以種起了草莓,這得益于雙灤區司法局的幫忙。
2012年3月,在基層建設年活動中,雙灤區司法局駐村工作組了解到,雖然該村蔬菜大棚收益高于糧食作物,但與現代高科技產業還有著一定差距。工作組經過研究考察,帶領村民到北京昌平和順義參觀學習,使農戶領略到現代高科技農業的魅力和無污染草莓栽培的發展前景,并選定了3戶示范栽培。
今年56歲的靳友在20多年前開始搞蔬菜大棚種植。“當初種草莓時也有點兒打怵,雖然說種黃瓜有經驗,但種草莓還是第一次”。2012年9月,他建起了一個7分地的大棚,并開始栽苗。
由于沒有相關的經驗,靳友除了自己學習摸索外,還經常給北京的專家打電話,并邀請專家來到現場指導,給草莓“喝”牛奶就是專家的建議——不僅讓草莓有淡淡的奶香,還能夠提高營養價值。
“每隔半個月就要用一次牛奶和水混在一起澆地,同時還要往草莓葉子上噴灑牛奶,每次要用40斤左右。”
經過靳友的精心侍弄,草莓長勢很好,并于去年臘月收獲了第一批草莓。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草莓的收入已經有了2萬多元。
由于人手不夠,靳友并沒有去市場上賣,草莓的銷售主要是市區周邊的人前來購買。“我通過比較發現,種草莓不僅比種黃瓜效益要好,而且還省事省力。如果經營好的話,我還要擴大規模。”看見靳友的草莓有了效益,附近的村民開始過來參觀。“將來還打算成立一個合作社,把牛奶草莓種植做大。”(從筠)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