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家住翠微南里的劉女士又來到家門口的普惠北里社區菜市場買菜,發現菜價明顯比幾天前降了不少,“你看這韭菜、菜花現在都是2塊錢左右一斤,幾天前還3塊多呢!”劉女士的提兜里裝了7根黃瓜、4個西紅柿、3個土豆、一小把韭菜、一顆菜花,一根大蔥和2塊生姜,一共花了31塊4毛錢,“今天買菜,比上周少花了3塊多。”
大眾蔬菜價格最近一周進入了快速下降期。昨日,記者從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水屯農產品批發市場獲悉,上周本市蔬菜加權平均價為每公斤2.70元,與2月25日時每公斤3.13元的價格相比,本市蔬菜加權平均價在一周內大降13.74%。
據新發地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隨著近期本市氣溫快速回升、晴朗天氣增多,市場蔬菜各個交易區內的到貨車輛明顯增多,蔬菜價格已經進入季節性下降區間。與之前一周相比,在市場監測的70多個蔬菜品種中,有15種蔬菜價格微漲,34種蔬菜價格下跌,其余蔬菜價格持平。價格下降的蔬菜品種中,韭菜、菜花、油菜的降幅最為明顯,較一周前的價格分別下降了52.05%、36.5%和25.83%,目前每斤的價格分別為1.52元、1.03元和2.21元。
此外,市民較為關心的大蔥、大蒜價格上周也明顯下降。受福建漳州大蔥、唐山大蔥集中上市的影響,目前新發地大蔥批發價最低已降至每斤0.75元,比上周環比下降了21.15%,比去年同期每斤2.6元的價格更是降了65.8%。同樣,大蒜價格周環比也下降了12.12%,降至每斤2.6元左右。
“菜價走低將很快傳遞到零售終端。”新發地市場流通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與上一周大量外埠務工人員尚未返京的情況不同,目前普通菜市場和早市的經營戶開攤率已超過9成,最近一周批發市場內的進貨用的面包車、三輪車數量增加了近4成。再加上氣溫回暖的影響,蔬菜(尤其是葉菜類)的生長速度將加快,運輸不再需要保暖措施,終端的銷售損耗減少,這些都將帶動蔬菜終端銷售價格下降。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