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養蟹成了“氣候”。近年來,臨湘白泥湖、湘陰鶴龍湖、益陽大通湖,直至洞庭湖外湖,河蟹養殖熱了一方又一方。
產自洞庭湖區的河蟹,在全國農博會上拿過“蟹王”、“蟹后”,大量銷往粵港,還打入陽澄湖蟹的主銷地——上海。據省水產部門初步統計,洞庭湖河蟹養殖面積接近80萬畝,年產量達6000多噸,去年產值逾6億元。
洞庭蟹橫行天下,一方面得益于過水性湖泊的水域環境,極有利于高品質的河蟹養殖;另一方面,則得益于這里有一批販銷大戶,讓洞庭蟹橫行天下。
3月3日,記者來到長沙馬王堆海鮮水產大市場,與販銷大戶周文輝、秦衛兵夫婦聊起了“河蟹生意經”。
販銷順暢,洞庭湖河蟹成“氣候”
周文輝夫婦的河蟹生意,從長沙的西長街起步。
進入新千年以后,陽澄湖大閘蟹風行長沙市場,洞庭湖區的河蟹養殖也開始風生水起。2002年,來自沅江農村的周文輝、秦衛兵夫婦倆,在長沙市西長街水產市場租了一個門面,開始了販銷河蟹的生涯。
“那時候,西長街市場每天銷河蟹一噸左右,近一半是我們經手的。”周文輝告訴記者。
洞庭湖水草茂盛,浮游生物豐富,是養殖河蟹的天然寶地。專家研究后得出結論,與蘇浙等地的池塘精養蟹比,洞庭湖區養殖的河蟹,品質至少要高一個等級。
剛開始的時候,周文輝從洞庭湖區組織貨源,主要供應長沙市場外,還有一部分發往廣州、深圳。時時令他困惑的是,作為洞庭湖河蟹的販銷大戶,怎樣才能讓消費者“識貨”。
“同樣的品質,同樣的個頭,洞庭湖河蟹就是賣不了好價錢。”周文輝說,以125克的母蟹為例,一般的賣20元一只,戴個陽澄湖的“戒指”,則每個可賣40元。
周文輝左思右想,終于明白了:陽澄湖河蟹有品牌優勢,產自洞庭湖的河蟹吃了沒有品牌的虧。2006年,周文輝注冊成立八百里水產公司,率先打出洞庭第一蟹的品牌,并且與養殖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