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仍然在農村。
今年政協的一號提案是關于綠色農業的。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對本報記者表示,“農業的發展問題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大事。”
聶振邦指出,我國農產品供求關系已由1990年代后期的“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轉向以“總量緊平衡、結構性短缺”為主要標志的新階段,區域性農產品供給不足的現象更為突出。
他認為,農業問題本身和城鎮化密切相關,未來城鎮化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出現與農業爭人和爭地的問題。因此,加強農民權益保護,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聶振邦40多年來一直在農業系統工作,并于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任國家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
“綠色農業”
《21世紀》:不少人認為,今年的政協一號提案會是“大氣污染”或“城鎮化”,但最后卻是“綠色農業”。您對此怎么看?
聶振邦:這說明國家更加關注民生問題。中國人開門就講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都與農業相關。農業的發展問題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大事。
未來農業問題本身也和城鎮化密切相關。根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的公報,中國適齡勞動就業人口正在減少,這說明未來城鎮化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出現與農業爭人和爭地的問題。
今年提的叫綠色農業,這與農業的污染有關。從污染源來看,一部分與農藥化肥的過量或者不科學施用產生的殘留有關;另一部分源于個別地區的土壤和水源污染,尤其是化工和工礦企業的違法排污。
就后者而言,我看到媒體報道,有關部門即將完成土壤污染的調查,但根據我的了解,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土壤污染已經很嚴重了,更多的是表明國家對此已采取了積極的調查措施。
《21世紀》:那么您認為應如何發展綠色農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