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剛剛步入駐地大廳,就被眼尖的記者們團團圍住。
在談及“三農”問題時,范小建說,近年來,國務院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等,接下來還必須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才能繼續保持住如今的“九連增”、“九連豐”勢頭。
事實上,我國從2004年開始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先后出臺了很多支農政策,但與發達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投入還遠遠不夠。
全國政協委員李凌也表示,政府要加大公共財政對支農、支糧的力度,完善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互補”,還要加大對土地復墾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設施投入,擴大涉農抵押品范圍,創新擔保方式。
據了解,2012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農業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國家相關部門正在考慮,在梳理現行農業投入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基礎上,是否應研究制定農業投入法,重點包括加強農田水利、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等方面投入的法制保障。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全國政協委員黃廉熙告訴記者,從“三農”領域的法律法規看,盡管我國頒布了農業法,但農業法在農業投入方面的條文多是原則性要求,未能涵蓋近年出臺的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有些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在實踐中約束力不夠,所以應考慮修訂農業法中的農業投入條款或出臺單獨的農業投入法,進一步明確政府的農業投入職責,確保農業投入穩定增長,推進農業投入制度化和規范化。
“一號文件”中提到了鼓勵“資本下鄉”,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新農村建設,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社會福利、社會服務等各類事業,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管護費用補助等政策。
來源:法制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