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沈文)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營口港務集團總裁高寶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的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新的特點。究其原因,有監管不夠、處罰不重的因素。為此,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強這項工作,加大對食品安全犯罪的懲治力度。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力度越來越大,整個食品安全呈現向好的形勢。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分析,近年來的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共同犯罪案件比例較高,二是犯罪手段不斷翻新,三是證據收集司法認證難度增大,四是犯罪危害嚴重,影響極為惡劣。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還是不放心,不敢放心。
高寶玉認為,究其原因,監管不夠,處罰不重是重要的方面。需要修正、補充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犯罪分子不敢越雷池一步?,F在,食品安全問題為什么屢禁不止,食品安全犯罪為什么打而不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犯罪成本太低,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對犯罪分子的威懾力。
為此,高寶玉建議要有針對性地修正、補充和完善對食品安全犯罪從嚴、從重、從速處罰的法律法規,加大對食品安全犯罪的懲治力度。
高寶玉說,對食品安全犯罪要判罰并舉,既要嚴判重判,還要嚴罰重罰。不能以判代罰,也不能以罰代判。要視其犯罪行為對社會、對他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嚴罰重罰,如果是個體受害,還要依法附加民事賠償。要讓涉案的犯罪分子為其犯罪行為付出最重的代價。只要涉案食品安全,就要受到重判和重罰,就要傾家蕩產。對因食品安全問題受過行政和刑事處罰的人員,處罰之后或刑滿之后,不得再繼續從事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工作。
來源:食品伙伴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