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還有一個名字——“中國葡萄酒城”。去年10月26日,武威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為全國第一個“中國葡萄酒城”。
“說葡萄酒,就不能沒有武威。”從小生活在武威的全國人大代表、省水利廳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局長楊東為家鄉的葡萄酒作起了“代言人”。
楊東說,武威處在北緯36-38度之間,擁有生產葡萄尤其是釀造葡萄的最佳光、熱、水、土資源組合狀態,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有機葡萄酒的最佳產地。
據史書記載,武威種植葡萄有著悠久的歷史。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葡萄種子,第一粒就種在了武威,之后才大面積推廣種植,繼而傳向中原。獲得豐收的葡萄不僅滿足了當地人的食用,也為釀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葡萄酒,應運而生。
唐朝詩人王翰在著名的《涼州曲》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說的就是武威(古稱涼州)的葡萄酒之美。
1985年,莫高公司憑借古涼州葡萄美酒深厚的文化積淀,再建葡萄莊園,生產葡萄美酒,再次享譽海外。
近三年來,武威市理清思路,大力發展葡萄種植,已建成葡萄酒原料基地16.65萬畝,占全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10%。
在發展規劃中,到2015年武威將建成葡萄酒原料基地50萬畝,強力帶動葡萄酒產業做大做強。
自去年被命名為“中國葡萄酒城”后,國內很多知名企業紛紛表示了落戶武威的意愿,發展迎來了絕佳機遇。“但是與國外知名的葡萄酒產地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要想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實現跨越發展,而發展中面臨很多困難,需要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楊東說。
因為種植葡萄用水少,這對于干旱缺水的武威市來說,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還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為此,楊東希望國家能將葡萄種植列入生態項目給予相應的支持。
楊東還建議國家能將葡萄納入良種補貼范圍,提高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擴大種植規模,提高葡萄產量和質量。同時,發展葡萄產業是調整產業結構、向現代農業邁進的一條很好的路子,希望國家能夠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推動武威葡萄產業的發展。
來源:甘肅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