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東省煙臺市,大家除了會想到依山傍海、氣候宜人的舒適環境外,風味香甜、酥脆多汁的煙臺蘋果是不是也馬上浮現到腦海中了呢?多年以來,煙臺蘋果不僅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也成為煙臺對外開放的一張“城市名片”。在煙臺市牟平區,煙臺廣聯果蔬專業合作總社和煙臺市牟平區盛裕果品專業合作社借著煙臺蘋果的“金字招牌”,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作用,讓當地的優質果蔬漂洋過海,實現了品牌與收入的雙贏。
新思路 好收益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是農村失去“統”的功能,果農“想干干不了、能干干不好、干了成本高”的問題日益顯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散、弱小、被動的果農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果農“干”不了,基層干部則處于“茫然不知所措”或是“有想法、沒辦法”的困惑之中。二是農產品藥殘嚴重,品質下降,達不到國家標準,出口產品屢屢受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牟平區供銷合作社選擇了引導農民走聯合與合作的路子,在不改變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建設“遠看一大片,近看有界限”的標準化基地,2007年引導牟平區果品公司成立了“煙臺廣聯果蔬專業合作總社”,2008年又指導下屬劉家夼供銷合作社成立了“煙臺市牟平區盛裕果品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目前牟平區果品有限公司擁有5000噸冷風庫、3000噸氣調庫,年加工能力1萬噸以上,年銷售收入6000萬元,創匯800萬美元。牟平區劉家夼供銷合作社擁有1200噸的冷風庫和800平方米的收購包裝車間,年儲存、銷售蘋果4000多噸,年銷售收入800多萬元,創匯100多萬美元。
新機制 密聯系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