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10日消息: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2月份cpi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3.2%,創近10個月以來新高。2月份cpi同比漲幅比1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1%,比1月份擴大了0.1個百分點。專家表示,春節因素是推高cpi主要原因,全年cpi漲幅控制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5%左右問題不大。
2月份cpi3.2%的同比漲幅,超出此前3%左右的市場預期,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分析師汪進說,由于今年春節在2月份,鮮果、鮮菜、水產品和肉禽等食品的消費量增加,加之冬季霧霾天氣對蔬菜交通運輸也有影響,拉動了價格上漲,市場對于cpi短期大幅反彈不必過度解讀。
【2月份的話整個通脹大幅上漲,整體來看主要是由于春節食品價格大幅上漲造成的短期的cpi的走高。我們認為,應該2月份的cpi是短期的高點。】
統計數據顯示,2月份,鮮果、鮮菜、水產品、肉禽等四類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非常大,對cpi環比總漲幅的貢獻超過七成,其他絕大部分商品價格雖然有升有降,但對cpi的影響不足三成。隨著2月底,3月初天氣轉暖,菜價迅速下降。上海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江橋市場董事長王永芳告訴記者,近半個月來,無論本地產還是外地調運入滬的蔬菜,均呈現量增價跌態勢。
【今年因為天氣比較好,郊菜增加數量比較大,增加了56%,價格呢減掉了36%,減幅最大的是青菜。客菜的話,價格也減,減幅11%,海南、廣東辣椒減幅比較大。】
雖然春節因素主導了2月份cpi超預期反彈,但央行對于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注意到,今年以來,央行并沒有如市場所預期的那樣,通過降息或降準來刺激經濟進一步復蘇,而是采用公開市場操作,微調貨幣供應量。
【現在其實央行已經在貨幣政策報告里面提出要關注通脹壓力。我們看到1、2月份以來,國內的貨幣政策操作其實已經比較謹慎。短期之內,你說要收緊,我覺得也不太可能,畢竟現在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是很牢,所以可能還是維持穩健的基調吧。】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