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黑花生把杯子里的水全部染黑,我就知道問題嚴重了。又發現一些農民自己家吃的種在一塊地,賣給別人的種在另一塊地,我就決定,調查下去,看看到底能找到多少化學食品?結果6年下來,就找到了300多種。——全國人大代表朱張金
人物素描
浙江省海寧市斜橋鎮華豐村黨委書記朱張金是本次人代會的新代表,也是接受媒體采訪最多的代表之一。因為他攜帶了60多種“化學”食品參會,其中有染色黑花生、硫磺熏制的白木耳和開心果、讓雞下蛋的雞蛋精……經常在小組討論等場合,他把黑花生放在水杯里,演示“化學”食品的危害。他說,歷時6年搜集“化學”食品,一直等待的就是全國兩會這樣的場合,“這樣才能引起足夠重視”。
6年前吃黑花生后開始調查
新京報:6年前受到了什么觸動,開始搜集“化學”食品?
朱張金:這種黑花生,我就吃過,不便宜,五六十塊錢一斤。賣的人說有營養,我也覺得挺好吃。可后來,村里人告訴我,中國根本就沒黑花生這個品種,變黑是因為染了色,所以吃不得。這時我開始調查。
新京報:是自己調查?不怕遇到危險嗎?
朱張金:如果是你們記者去調查,容易被人識破,可我不同,因為我是農民,最熟悉農產品。比如調查黑花生的時候,我就跟賣花生的說,種了多少畝花生,收成不錯,可就是賣不動,剩下不少,想跟他合作,合伙做黑花生生意。就這樣一點點摸清了黑花生是怎么回事。其實就是8塊錢的普通花生,染上色,價錢就翻了幾番。調查雞蛋精的時候,我也是跟他們說,開了個養雞場,可就是不下蛋,愁得不行。
新京報:摸清楚了黑花生的底細,為什么還要調查其他商品?當時的動力是什么?
朱張金:最開始只是好奇,可第一次看到黑花生把杯子里的水全部染黑,我就知道問題嚴重了。6年下來我找到了300多種。這次帶來的只是容易攜帶的,液體產品都留在家里呢。
關掉幾家企業不是我的目的
新京報:調查了6年,有沒有想過找媒體曝光或者向政府部門反映?
來源:新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