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時節為驚蟄,氣溫陡升,大地一片春意。按照往常季節,棉農應該開始著手準備棉種、肥料,整理農機具,耕地整墑,只等三月下旬種植棉花。然而,今年的情況看上去卻有點平靜的異常。在臨清市,記者輾轉幾個鄉鎮,沿途看到,除了蔬菜大棚,田里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綠油油的麥苗,預留種植棉花的耕地較前幾年有所減少。
普通棉農:今年棉花不掙錢
臨清市金郝莊鎮有種植棉花的傳統,在這里還有眾多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金郝莊鎮張半屯村的呂令祥曾是該鎮遠近聞名的棉花種植能手,上世紀80年代初還因種棉技術好獲得過市里的獎勵和表彰。“種的多的時候,我全家16畝責任田都種上了棉花。不過這幾年棉花價格忽高忽低,老是拿捏不準賣棉時機。再加上近兩年棉花價格太低,保本都難。”
呂令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種棉花,種子、化肥、農藥價格連年漲價,“今年一畝棉花的種植成本估計得500多元,但每畝地收成好的時候,也就收460斤左右的棉花,現在一斤棉花的價格也就4塊5,一畝的收入就是2070塊錢。這還沒算人工,棉花從出苗,就得伺候。間苗、施肥、打叉、打藥,幾乎天天沒有閑著的時候,絕對不如種糧劃算。”而今年,呂令祥只打算種2畝棉花,種出來的棉花也是留著自家用。記者從棉花收購企業了解到,2012年9月份至今,棉花價格一直低迷,今年3月份,棉花籽棉價格大體在3.6元到4元左右。對于呂令祥這樣的棉農來說,種棉花虧本幾成定局。“今年我們附近的農民都開始種糧食了,為棉花預留的耕地已經很少了。”
種棉大戶:堅守中期待更好
在種棉大戶孟福那里,卻有另一番景象。52歲的孟福是臨清市先鋒辦事處孟店村人,幾年前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在胡八里村承包了90畝土地,一般情況下,孟福都是一半種棉花,一半種糧食作物。
來源:豬價格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