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復蘇,雖說初春總讓人有幾分倦意,但早已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期盼著雨前的新茶上市,讓春茶的清香喚醒我沉睡已久的生機勃勃。
三月,又到春茶飄香時,何不一起喝茶去?
自古以來,茶都被喻為圣潔高雅之物。所謂春茶,即越冬后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采制而成的茶葉。經過一整個寒冬的營養積累,春茶不僅色澤翠綠,葉質柔軟鮮嫩,而且營養豐富,沏出來的茶水格外清香爽口。
小時候,生活在秦嶺的農村,莊園里每家每戶都種有茶樹,人人皆愛喝春茶。屋前便有幾畝茶園,父親視之為至寶,像疼愛子女一般悉心照料,呵護有加。俗話說:“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綠新抽一寸香”,意為清明節后谷雨前是采摘春茶的最佳時機。因此每到清明節前后,母親就興奮地進園采摘春茶。金黃色的陽光下,山野的清晨格外曼妙多姿,五彩斑斕的花兒星星點點裝飾著,整座山,除了高處是蒼翠的樹木,山腰全是一茬茬的茶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條條碧綠的腰帶。春茶,經過春雨的滋潤后,愈加的萌發、吐綠,鮮嫩滴翠的色澤在老葉的襯托下,盡顯青春活力。母親頭戴斗笠,背著茶簍,靈巧的雙手在茶樹頂端輕盈地上下飛舞,就似一幅清新靚麗的山水畫。不一會兒,竹簍里就盛滿了嫩綠勻稱的新芽。
晚上,父親坐在灶膛燒火,母親則站在灶臺前炒茶。炒茶時,火候十分重要,要控制適當,如果過高,茶葉會出現焦邊,產生焦味,有損品質;火力過低,茶葉容易出現紅梗,也會影響品質。母親不停地翻動著茶葉,只聽見鍋里噼里啪啦作響,濃濃的茶香瞬間便彌漫了整個院子,將鄉村的春夜侵染得濃郁而又令人沉醉。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