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梨是科技人員于1960年從丹東引入河套地區(qū)的果實新品種,由于它具有含糖量高、含水量大、肉嫩皮厚好儲藏和好運輸的形態(tài)生理特點,及河套地區(qū)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地理特點,在我市河套地區(qū)發(fā)展十分迅速,到1998年全市種植面積達到33.3萬畝。
近年來,由于果農經營粗放,用藥不適,病蟲害大面積泛濫。在眾多蟲害中,尤其以梨小食心蟲為甚。梨小食心蟲在河套農區(qū)一年繁殖四五代,世代重疊現象嚴重。越冬一代成蟲在4月中旬出現,6月初為二代幼蟲盛期,初孵幼蟲取食果實萼洼處,或蛀食梨樹嫩梢。8月中旬至9月中旬第四代幼蟲蛀食梨果,以后脫果越冬。由于食心蟲對果實危害,使許多果園豐產欠收或是有產無收;據業(yè)內認識估計,食心蟲使果農年直接經濟損失近1500萬元。由于果實品質差,使市場逐漸萎縮,因而果樹種植面積逐漸縮減。
暑假時期,本人利用在河套探親之際,對苦豆子根的殺蟲作用進行了研究和試驗,通過試驗證實:苦豆子根提取液在防治蘋果梨大小食心蟲上有明顯效果,具有取材易、成本低等特點,是一種很有開發(fā)前景的生物農藥。
6~8月份是蘋果梨樹生長、結果的關鍵時期,也是梨小食心蟲對果樹、果實危害最為嚴重的時期,這一時期梨小食心蟲對果樹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嫩梢和果實,所以本人的試驗在6~8份進行,并采取對比的方式,分別利用苦豆子根水煮提取液、酒精提取液與肥皂水和化學殺蟲劑進行殺蟲試驗,驗證苦豆子根的殺蟲效果。
采集苦豆子根后,洗凈、粉碎,按根:水=1︰1.5的比例混合煮沸半小時后冷卻,支撐水煮液提取備用;按根:工業(yè)酒精=1:0.5的比例混合,密封浸泡10個小時,制成酒精提取液備用。同時,使用化學殺蟲液“毒殺畏”,用水稀釋1000倍,與苦豆子根提取液殺蟲效果做對照。把苦豆子根的酒精提取液、水煮提取液與肥皂水混合,稀釋20~30倍,做噴霧劑。
梨小食心蟲第一代幼蟲一般在5月30~31日出現,6月3~4日達到高峰期。這時,用小噴霧器分別噴灑稀釋后的酒精提取液、水煮提取液和毒殺畏殺蟲率非常好。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