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云南省糖業新榨季開榨,云南省甘蔗遭遇干旱的影響已經開始顯露。截至1月31日,云南省甘蔗受旱面積達200.95萬畝,其中絕收面積15.18萬畝。據不完全統計,制糖工業因旱、霜(主要為旱災)災害造成的損失達5.83億元,農民損失3.7億元。而今年,除了滇中紅河、玉溪等產區持續干旱外,滇西臨滄、保山甘蔗產區也成為受災區。
臨滄重旱甘蔗受災近25萬畝
臨滄永德鎮的主要產業就是甘蔗產業,走進永德鎮的甘蔗產區,本應長勢喜人的甘蔗焦黃一片,靠近土壤的部分根莖還顯出綠色,但是也僅有幾十厘米,絕大部分的根莖已經枯黃不能榨糖。“今年春節剛過,就明顯感覺到天干,不下雨,甘蔗在地里越來越黃。”當地村民說道。
據臨滄市農業部門統計,2012年10月以來,臨滄市平均降雨量僅114毫米,較歷年偏少47%,部分地區自2012年11月21日以來滴雨未降。目前臨滄市大部分地區綜合氣象干旱指數達到重旱級。截至2013年2月20日,臨滄市甘蔗受災24.83萬畝,成災6.81萬畝,產量損失7.98萬噸,經濟損失5713萬元。
預計今年產糖量難達210萬噸
“由于云南產區持續干旱,氣溫升高很快,早晚溫差大,產糖率高于上年同期,但是由于持續干旱,甘蔗單產和純度下降。”在今年2月的廣西糖會上,云南省糖業協會會長鄧毅就表示,今年榨糖產量可能會因為干旱等因素造成糖產量達不到預期的210萬噸。
云南省糖業協會會長鄧毅介紹,本榨季已經是云南部分甘蔗產區連續第四年遭遇干旱等不利天氣的影響。2010年以來干旱主要集中在滇中紅河、玉溪等地,而今年還新增了滇西的臨滄、保山等地。其中,臨滄靠近保山的地方干旱最為嚴重,成為今年干旱的重災區。除此之外,德宏等蔗區也受到干旱影響。據云南糖業協會統計,截至1月31日,全省因干旱甘蔗已經減產88.1萬噸,嚴重影響了云南產區600萬蔗農增收和企業增效,按照每噸420元的甘蔗收購價,全省蔗農損失達3.7億元,而企業的損失達5.83億元。
而對于今年的干旱,蔗區相關部門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提前砍收,減少甘蔗在地里干旱的損失,用蔗葉覆蓋以減少水分流失,調整種植計劃等。”據鄧毅介紹,這些都是可采取的抗旱措施。除此之外,為了下一季甘蔗種植,還需做好甘蔗留種計劃。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