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合肥逼近30度的“高溫”,讓龍蝦也hold不住了,龍蝦市場提前開市。但與合肥愛坐“過山車”的天氣一樣,即將來臨的龍蝦旺季,讓“蝦人”們對新季的“蝦市”有點捉摸不定。巢湖邊的養蝦人宋阿蘭愁蝦子的走量小;蝦販子王維友怕高產會造成價格下滑;賣龍蝦的劉權武則對今年的利潤很有幾分“揪心”。
養殖戶宋阿蘭:量走得有點小
水產品交易區在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最東頭,也是昨天市場內最先感受到寒風的地兒。
“讓一下、讓一下……”昨日下午2:40,稍夾白發、頂著風吹過有些蓬松的“運動頭”,宋阿蘭拖著裝有三蛇皮袋蝦子的小推車,來到磅秤前。而此時,一輛裝滿蝦子發往外地的貨車,離開市場已有十來分鐘。由于是老顧客,蝦販子讓工人給宋阿蘭的三袋蝦過了秤,110斤。
宋阿蘭來自巢湖,十多年的養殖水產經歷,讓她的養殖水面擴張到了幾百畝。偌大的水面,充沛的水源,宋阿蘭并不愁蝦的產量,但理應高興的她卻露出些許愁容。她說,110斤蝦子,并非全部從自己水塘里產出,有57斤是從鄰里收購而來。
“為什么只起了53斤?”宋阿蘭稱,近兩日較冷的天氣,的確限制了蝦的產量,但更多的是市場行情挫傷了她的積極性。“今年以來,蝦子走的量都不大”,她解釋稱,“怕一次性起多了賣不掉。”
其實,不光是蝦子,同樣,養殖的黃鱔等,宋阿蘭說,最近的銷量也都不大。
批發商王維友:“豐年”但怕掉價
檢查完過磅、裝車后,昨日下午3:00,王維友和市場內的管理人員,聊起了今年的“蝦市”。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