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長清區萬德鎮了解到,作為濟南市茶葉的主產區,該鎮在已擁有紅茶和綠茶種植基地的基礎上,今年又成功引進了白茶品種,并已達到了2600畝的種植規模。
據了解,這2600畝的白茶種植基地主要位于萬德鎮界首村和萬南村。其中,界首村流轉的2100畝土地主要種植福鼎大白,現在已經栽植了白茶樹,預計明年清明前即可采茶;萬南村流轉的500畝土地則主要種植安溪白茶,近期也完成了栽種工作。據了解,白茶采茶期較短,僅20多天,產量也較低,但一市斤白茶的價格最高可達6800元。白茶種植基地建立后不僅可以給農民帶來可觀的土地流轉補償款,同時也將極大地拉動當地就業。萬德鎮地處泰山腳下,大多數的土壤酸堿度都在4.5—6.1左右,呈偏酸性,而且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無污染,無病蟲害,生長出來的茶葉自然口感更好、滋味更佳,在茶葉種植方面有著獨特的天然優勢。“一畝茶,十畝園,茶葉罐里生出錢”,茶葉種植投資回報快,效益高,一年種、兩年收、三年即可見效益。一畝茶園的收入可抵上種植糧食作物的6—8倍,收入達8000余元。
萬德鎮黨委書記亓明介紹說:“茶葉作為我鎮的主打產業,要想做大做強,首先要規模化種植,打造自己的品牌。”據統計,包括新栽種的2600畝白茶在內,萬德鎮茶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6000余畝,未來三年將達到1萬畝,并總體規劃為“一軸三區六園”。其中,“一軸”即以104國道鎮域內為軸心,主導產業為茶樓、茶藝、餐飲和零售批發等服務行業;“三區”為104國道以西的綠色種植園區、有機茶葉原料生產區及茶業加工產業區;“六園”則包括北馬套有機茶園、坡里莊標準化茶園、萬南低碳生態茶園、界首旅游休閑綜合茶園、東部山區生態茶園及裴家園、石家屋采摘旅游觀光園。同時,為了保證茶的品質,萬德鎮將從源頭抓起,從種植、采茶、加工制作到市場銷售都有一整套完善的監督機制,并建立了茶園檢測檔案,定點銷售。“只要購買了萬德茶,就都能追溯到茶葉生產源頭。”萬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盛利如是說。
“千年靈巖寺,萬畝長清茶”。這是萬德鎮發展茶產業的口號。在土地流轉、大棚建設、技術指導等方面,區鎮兩級政府都給予農民優惠政策及資金扶持,“南湖玉露”茶葉公司還向茶農免費提供茶種。為了實現茶葉的產業化發展,萬德鎮積極引進了“立泰山”、“南湖玉露”、“蓮心雪芽”、“玉樹春”等四家茶葉企業,倡導“企業+基地+農戶”運作模式,實行“產、加、銷”一條龍發展,注冊了“泉城綠”、“泉城紅”、“靈巖綠”、“靈巖紅”等多個已經叫響全省的品牌。由企業提供種子、技術、銷售等方面的服務,茶農負責種植管理,有效減少茶農的風險,為現代茶葉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