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5500、5800,一錘定音,100克蒼南極品“翠龍”,以5800元成交。3月15日,首屆蒼南茶文化節上,茶農李步省炒出的茶葉色香味俱全,他成了蒼南縣首次炒茶比賽評出的炒茶王,他炒的茶葉被溫州一家茶葉公司拍走。
“極品嫩芽搭配嫻熟炒茶技術,這才是真正的精品茶。”溫州市農業局茶葉專家蘇國崇說。
蒼南采茶女張梅娟采了20多年茶葉,對采嫩芽尤其在行。茶葉講“早”,物以稀為貴。“極品嫩芽本就不多,很精貴。”張梅娟說。
環境決定茶葉品質,品質決定價格。據介紹,蒼南縣玉蒼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濕潤,山高霧多,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生長環境。
可大山不言,其高如何自存?蒼南茶葉是如何聲名遠播的?蒼南八畝后村茶農李孔安、李孔成、張志遠感覺,“是不是‘中國茶文化縣’和‘中華文化名茶——蒼南翠龍茶’這兩塊牌子讓蒼南茶葉出了名”?“的確有關聯,這兩張‘金名片’標志著蒼南茶葉品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此,我們努力了十幾年。”蒼南縣農業局局長蘇靜平說,近年來,蒼南縣積極調整茶樹品種結構,優化茶類結構,改善加工環境,實施品牌戰略,全面推進茶葉生產向良種化、無害化、優質化和品牌化發展。
目前,蒼南縣有茶園3.5萬畝,年產茶1000余噸,至2012年底,蒼南茶產值已超1.5億元,2.5萬余畝茶園獲省級無公害茶園認證。
蘇靜平坦言,盡管100克極品翠龍茶拍出5800元是個例,但茶文化與茶品牌有機融合后,賣1萬多元每公斤的精品“翠龍”并不少見。1100多年前,吳越王與高僧愿齊在蒼南泡下一壺“翠龍”,而今,“蒼南人用‘中國茶文化縣’和‘中華文化名茶’兩塊招牌,向先輩們宣告,蒼南茶文化正走上復興之路。”蘇靜平說。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