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漫步在安陽內黃縣井店鎮的廟上、李河道等村,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派繁忙收獲的喜人景象:挖蒜苗的、鏟菠菜的、收香菜的農民隨處可見,田間地頭車水馬龍,蔬菜交易市場銷售火暴。鎮長李家朋介紹,井店鎮是傳統的農業鎮。近年,井店鎮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巧打時間差,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探索出蒜苗—黃瓜—玉米三種三收和菠菜—黃瓜—油菜—香菜四種四收等多種高效溫棚種植模式,平均畝效益2萬元。當地農民靠種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井店鎮廟上村菜農王國平一家人正在忙著收獲蒜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王國平說:“俺這兩個棚6畝地,今年全部使用農家肥,肥力大,蒜苗收成好,一畝地能收6000斤蒜苗,比往年多收1000斤。”剛剛賣完蒜苗的菜農王寶偉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說:“俺種了8畝蒜苗,今年產量大,收購價格高,春節前每斤地頭收購價2.5元,往年收到最后才五六毛錢。這不,俺今天剛賣了1000多斤蒜苗,這最后的幾壟每斤還賣九毛錢。”當筆者追問他這一茬蒜苗的純收入時,他一邊騎上電動三輪車,一邊神秘地說:“多少錢老婆不讓說,每畝投入蒜種1500元,農家肥400元,雇用人工每人每小時5元,大概一共800元,多少你自己算吧。俺還得趕緊回去,為下一茬黃瓜種植做準備呢!”說著,電動三輪車一溜煙地跑了。
時近中午,筆者來到廟上村蔬菜交易市場,十多輛三輪車拉滿了蒜苗等著過秤,3輛外地牌照的大貨車爭搶著收購剛剛從地里收獲的蒜苗。蒜苗經紀人王大有告訴筆者:“這里的蒜苗不噴藥,多用農家肥,無公害,口感好,質量佳,受到各地客商的青睞。現在來我這里的有北京、石家莊等地的客商,每天都能銷售幾十噸。”
一棟棟溫棚、一壟壟蔬菜,反季節蔬菜種植成了井店鎮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井店鎮黨委書記鑒洪君介紹,為做大做強溫棚產業,該鎮成立了蔬菜協會,吸納會員380名,建立了十幾個無公害蔬菜市場,建設存儲量600噸的冷庫4座。去年,全鎮新增溫棚2000棟,建成了以杜河道、李河道、廟上等村為中心的高效農業萬畝蔬菜種植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該鎮已發展溫棚瓜菜1.4萬畝,蔬菜年產量12萬噸,產值1.9億元。(翠蓮)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