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鮑魚、海捕大蝦等高檔海鮮曾是高檔酒店宴會 “主角”,隨著當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風氣盛行,各酒店高檔酒宴急劇縮減,上述“硬菜”的出鏡率也越來越少。昨日,記者走訪青島海鮮市場發現,受此影響,海參等高檔海鮮可謂量價齊跌,粗略統計發現,海參等銷量和價格銳減3成以上,由于生意不景氣,部分商戶中午便關門歇業,新形勢下經營如何轉型成為商戶討論焦點。
高檔海鮮量價齊跌
“海參、梭蟹、大蝦都賣得不好啊!”昨日下午1時許,在小港水產品批發市場,金泉水產行老板宿經理和妻子“一臉愁容”。宿經理玻璃缸里的海參看上去“膘肥體壯”,1斤能稱3個左右,但價格行情卻比較慘淡。“去年這樣的海參1斤至少賣120元,而現在才80元,價格下跌三分之一。”
經營狀況可以從店內存貨量多少看出來,玻璃儲藏柜存放的梭蟹只有十幾只,而海捕蝦也不超過10斤,用宿經理的話說就是“賣不動貨根本不敢多進”。厲行節約的八條規定下發后,宿經理很快便感覺到高檔海鮮的 “寒冬”,以前一些酒店都是3天來進一次海參、梭蟹等,如今5天甚至7天才來進一次貨,而進貨的數量也比以前少了三成。
新鮮高檔海鮮量價齊跌,精品干海鮮的行情如何呢?珂杭干海產商行的王經理表示最近行情很不好,一天見不著幾個顧客。店內主打的海捕對蝦此前銷量一直很好,而如今客戶來要的越來越少,銷量不及往年同期的一半,而價格卻由此前的180元/斤降至150元/斤。另一個主打品牌即食海參價格下降幅度也很大,去年每個35元,而如今只賣20元,即使這樣來買的客戶也比較少。2300元/斤的嶗山野生海參如今也被“冷落”,王經理稱以前這是高端客戶送禮的首選,而產自大連長山島的野生海參價格更高,每斤高達4000多元,雖然價格下跌不少,但還是沒人買。
老板扎堆玩撲克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