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群峰滿眼綠,遍地茗茶溢馨香。”陽春三月,走進“茶葉之鄉”上猶縣,萬木爭榮,茶枝吐綠。
千里贛江源頭上猶,生態環境優越,擁有一流的水質,一流的空氣,大面積的丘陵緩坡山地和獨特的庫區氣候是茶葉生長的特優區。該縣立足縣情,大力發展茶葉生態富民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發展之路。
小綠葉托起大產業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時節,茶農們都高興地采摘茶葉和調試設備。縣示范型農業龍頭企業峻峰茶場經營茶園面積3700畝,預計今年干茶產量突破5000斤。目前正投入60萬元擴建廠房,引進設備。
為推動茶葉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該縣采取政策拉動、資金扶持、大戶帶動等多舉措。每年整合各類涉農資金1000多萬元,投入茶葉產業發展,用于茶苗補助、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和基地主次干道、灌溉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等項目;對新開連片100畝以上茶園的農戶,每畝扶持600元,對新開10畝以上或低改30畝以上茶園的農戶,免費供應茶苗。同時,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發展路徑,以“五統一分”為開發模式建設基地,用企業化理念經營產業發展。目前該縣茶園面積6.29萬畝,先后被評為“全國有機茶標準化示范縣”、“全國重點產茶縣”等稱號。
打造生態富民產業
“茶產業要發展,既要增加產量,也要在提升產值上下工夫。要開展技術培訓、名茶評比活動……”去年2月,著名茶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受邀來到上猶作茶葉學術專題報告時如是說。
花艷承春露,茶香憑東風。為提升上猶茶葉品質,該縣實施標準茶園創建活動,推進江西省標準茶園示范縣和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示范縣等項目建設,謀劃實施上猶縣梅嶺有機茶標準示范區項目;每年不定期舉辦茶葉加工技術等培訓班50期以上,培訓人員1萬余人次;抓好扦插育苗、茶園低改、初制加工、機械采茶等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同時不斷發展壯大梅水園村、油石清溪等良種繁育基地,為全縣茶葉發展提供有力的良苗保障。
發展壯大茶葉市場
上猶茶葉產業發展前景很好,但茶企多、商標多。如今茶企從2008年的28家增加到54家,年加工能力4萬擔,大部分茶企都有自己的品牌。茶企各自為戰,茶葉產業突圍難。為此,該縣通過“母子品牌”模式整合全縣茶葉品牌,于2011年8月通過了“上猶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為發揮“上猶綠茶”品牌效益,該縣制定了“上猶綠茶”商標使用管理規則及“上猶綠茶”標準,并以“上猶綠茶”為內容,每年定期舉辦評茶會、品茶會、展示會等活動,擴大“上猶綠茶”影響力和知名度,對在地級以上城市開設“上猶綠茶”專賣店滿1周年以上的企業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補。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