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持續的干旱天氣,讓許多農民的春耕農活無法正常進行。不僅如此,缺少充足的水分,也給正處在成熟關鍵期的果樹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近日,記者走訪文祠鎮鴨背村了解到,枇杷結果成熟的關鍵時期由于受到“旱春頭”影響,許多枇杷“個頭”不見長,今年產量或減產三成以上。
近日,記者在盛產枇杷的文祠鎮鴨背村看到,本地枇杷已開始陸續上市,公路邊上已有不少果農在擺賣枇杷。在果農老廖的枇杷園,記者看到,老廖枇杷園內用于蓄水的田溝幾乎干枯,上面長滿野草,許多泥土由于缺水,出現龜裂開口的情況。而樹枝上原本即將成熟泛黃的枇杷,仍舊青黃不接,“個頭”較往年偏小。撕開部分包裹著枝頭果實的紙袋,記者看到,這些已成熟泛黃的枇杷,許多由于缺水水分,果實外皮發皺,出現明顯干癟的情況。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市各地降水量均較往年同期減少八成,1月份降水量僅為0.3毫米,2月份降水量僅為12.8毫米,初現春旱跡象。
此時,老廖正忙著從一百多米遠的山溝處抽水到枇杷園灌溉。老廖告訴記者,“往年雨水充足,果園的山溝都有蓄水,不用專門引水灌溉這般麻煩。但今年持續無雨水,給枇杷結果帶來嚴重的影響。由于缺少充足的水分,許多果實個頭偏小,老長不大。而枇杷缺少水分,除了個頭長不大外,一旦日照較多,向陽一側的果實會變曬干曬傷,而成熟的枇杷也會出現干癟發皺的情況,外觀不好,也賣不出好價錢。”
據老廖估計,受到春旱的影響,今年枇杷的產量估計得減少3成左右。為了讓枇杷能快些成熟長大,老廖只能將許多較小的果實摘除掉,讓其他果實有充足的水分。除了引水到枇杷園里灌溉以外,每隔三四天他還得噴灑果樹。“種植果樹都是靠天吃飯,希望這些天能下幾場大雨,讓枇杷有充足的水分,到時賣個好價錢。”老廖說道。(思柔)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