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素有“北大倉”之稱,作為國內玉米種植面積單省最大、玉米產量單省最多的主產省份,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貿易糧從黑龍江省流向南方銷區各地。雖然黑龍江玉米在品質方面尚不及橫穿世界兩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吉林省玉米品質優良,但整體較佳的品質與相對低廉的價格造就了黑龍江玉米的高性價比,也使黑龍江玉米在市場中廣受歡迎。
近年來隨著國內玉米供需緊平衡格局形成,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種植收益隨之增加,產區農戶種植積極性不斷上升,其他品種向玉米改種現象明顯。在此環境下,黑龍江玉米種植面積連年上漲,產量大幅提升。據中國玉米網數據顯示,2010/11年度黑龍江玉米總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關口達到2227萬噸,一舉超過原全國總產量單省最大的吉林省,并在此后兩年連續蟬聯全國玉米單省產量冠軍。尤其在2012年,黑龍江玉米種植向四五積溫帶大面積擴張,種植面積同比增加57.23萬公頃,市場對黑龍江玉米2012/13年度增產預期持續升溫。
玉米種植無論在國內還是在種植技術相對發達的美國都仍屬于“靠天吃飯”狀態,而2012年“天公”似乎很不配合,黑龍江產區玉米播種后可謂災害連連,苗期干旱、生長期多雨、灌漿期蟲災風災……各種自然災害輪番出現,終于到了收獲期,又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直接導致黑龍江玉米收割期水分過高,并引發后期一系列糧質問題。
一、糧質問題集中爆發,指標下降超預期
由于2012年黑龍江玉米生長期災害頻發,糧質問題在玉米收割后逐漸凸顯,玉米容重、水分、霉變率、熱損傷率等各項質量指標均亮起“紅燈”。
今年黑龍江玉米質量問題集中表現為容重低、水分大、霉變率和熱損傷率高,另收割早期玉米破損粒嚴重,但隨著玉米水分的逐漸下降,目前市場糧源破損情況有所好轉。
來源:中國玉米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