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20日,東營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召開了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會議傳達貫徹了全省水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對2012年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進行了總結,對2013年重點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同時,授予東營海躍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漁業生產企業為“2012年度東營市水產品質量信得過單位”。
會議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要認清形勢,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13年,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將本著“科學監管、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全面推進水產苗種質量安全管理、水產健康養殖行動和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強化監管,落實責任,進一步提升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是嚴格規范苗種生產行為。對全市水產苗種場進行普查登記,建立動態數據庫。在投苗、育苗期間定期組織開展現場檢查,重點檢查育苗企業苗種生產許可證的持有情況和育苗期間的生產用藥情況,從源頭控制安全隱患,規范生產秩序。
二是加強兩大環節監督抽查。按照農業部新要求,自2013年開始市場環節的水產品藥殘抽檢將劃歸漁業部門職責范圍。因此,今年我市將重點實施產地生產和市場銷售兩大環節的監督抽檢,進一步推動從業人員依法生產和銷售。
三是積極開展風險監測工作。為全面掌握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狀況,實現盡早發現問題、提前預警風險,今年我市將對海參、對蝦、中華絨螯蟹、貝 類等重點品種開展風險監測,初步估計監測樣品數50個。
四是嚴格實施檢打聯動,深入推進專項整治。抓好對重點藥物、重點品種、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的綜合治理,深化整治措施,嚴厲打擊在水產養殖和銷售環節使用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監督抽查檢出的陽性樣品,第一時間組織依法查處,確保案件查處率達到100%。
五是探索建立水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為提高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監管水平,結合省廳要求,今年我市將試點海參產品質量可追溯,試點成功后將推廣至其它黃河口名優水產品,逐步探索建立水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