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長沙市民王艷芳致電本報熱線,說她遇到過一件尷尬事:花了200多元買了7斤進口蘋果,卻找不到任何可以證明其進口身份的憑證。“看起來和普通蘋果相差不大,但是價格卻差了五六倍,我如何知道它真是進口的?”王艷芳說。
記者走訪水果市場發現,美國紅提、新西蘭蘋果、澳大利亞橘子、泰國榴蓮、菲律賓香蕉……如王艷芳所說,各種高標價但無“身份證”的進口水果充斥在老百姓的視野里。在某些大型超市里,雖然很多“進口水果”上都貼有一張表明產地的標簽,但是長沙海關的相關人士表示,這些并非進口憑證,經銷商自己就可以貼。■記者侯小娟實習生蘇東波
水果市場亂象叢生
3月24日早上,在開福區荷花池巷的一家水果店里,店主老張正在寫水果的“水牌”——美國紅提28元/斤。記者走近看到,這種提子的個頭比普通的大,顏色更亮,價格貴出一倍多。“老板,怎么樣才能證明這是從美國進口的?”對于記者的提問,老張有點犯囧,“批發商說是進口的,價格要貴這么多,我們就覺得應該是進口的。”
在蔡鍔中路的一家水果連鎖超市,以及平和堂等大型百貨超市里,記者看到標注進口的蘋果、檸檬、山竹等擺滿貨架。其中,不少進口水果沒有標簽和掛牌,有些水果本身貼有的標識上,也找不到產地介紹。
而大型超市里的“進口水果”要比普通水果攤上多一個標簽,上面有一些英文信息,但是銷售人員對進口水果的產地也不清楚。
標簽不是身份證
記者在某大型百貨商場的超市里看到,進口水果上貼著的英文標簽因品種而異,都用英文標注了產地,此外還有一串數字。
超市的售貨人員解釋說,這些標簽進貨時就有了。不過,超市打出的流水單上顯示,這些蘋果都來自馬王堆水果市場。
對此,長沙海關監管通關處副處長羅志光表示,進口水果上面的標簽并不是海關和商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發的進口憑證,“經銷商自己都可以貼,市民不能憑借這個標簽來認定那些水果是進口的。”
“能證明進口水果身份的只有原產地證書,和海關的通關憑證。”羅志光表示。
羅志光的觀點也得到了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的證實,進口水果必須取得質監部門簽發的“檢疫許可證”和輸出國或地區出具的植物檢疫證書。
很多地區進口水果
都是零關稅
來源:三湘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