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業界盡快出臺《農業保險條例》配套細則的呼吁,保監會做出了回應。
保監會3月19日召開新聞通氣會,財險監管部副主任董波詳細解答了《農業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細則的完善方向,并表示細則正在制定中,下一步將從規范市場準入資格、建設產品管理制度、推動農業再保險制度建設等方面著手,對《條例》進行不斷完善。其中關于市場準入資格的相關細化內容已經征求了意見,近期將適時推出。
盡管我國農業保險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農業保險在前期試點中,主要由人保財險、中華保險,安華農業保險、安信農業保險、陽光農業保險和國元農業保險6家專業性農險公司以及1家外資公司安盟保險承保,這7家公司的農險業務占全部農險業務96%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一些保險公司陸續開始進入農業保險市場,經營主體由2008年的7家增加到目前的25家,每個省市至少有2家保險公司獲得農業保險經辦資格。
“農業保險市場對所有保險公司都是開放的。”董波說。據記者了解,北京雖然不是農業大市,但是農業保險經營主體最多,有人保財險、中華保險、安華農業保險、太平洋保險以及華農保險等5家公司。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庹國柱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農業保險定位市場運作,但是要避免過度競爭與重復建設。據知情人士透露,重慶市、河南省等多省市申請成立區域性農業保險公司都沒有得到保監會審批。
“一個地區多少家公司合適,如何保證公司有能力辦好農業保險,這都是問題。”庹國柱說。據悉,農業保險市場的準入資格在《條例》中已經明確規定,看重保險公司的基層網絡、農業保險專業人員以及風控能力等,具體要達到哪些指標還需進一步細化。董波說,在即將出臺的細化內容里明確了保險公司需達到什么要求,同時也會清除服務差、不適應市場以及誤導農戶的公司經營農險業務的資格,保監會將督促保險公司提高服務水平,保證市場有序競爭。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即使是這25家取得了農業保險市場準入資格的公司,除了人保財險和中華保險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經營外,其他經辦主體要開設分公司都需要再次審批以及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目前已經有多家保險公司提交了申報開設分公司的材料,但是保監會的審批速度還遠沒有達到保險公司擴張的要求。(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