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市潼南、南川、銅梁、璧山等地抓住時機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蔬菜產業發展迅猛。然而,在蔬菜產業急速擴張的同時,最近一些區縣的蔬菜卻因滯銷等原因爛在地里。冷儲貯藏建設滯后,已成為我市蔬菜產業發展的新瓶頸,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你追我趕菜籃子擴張迅猛
3月25日,凌晨3點。潼南桂林街道雙壩蔬菜基地,十幾輛大貨車排在公路邊。昏暗的燈光下,上百名菜農將剛采摘的蓮白、蘿卜、胡豆等蔬菜搬上車。這一車車蔬菜,將發往主城各大農貿市場。
菜農朱習富只穿著一個背心,仍滿頭大汗。他說:“我們連夜裝運,為的是趕在天亮之前上市,讓城里的市民吃上新鮮蔬菜。”
距重慶主城區只有1個多小時車程的潼南現已成重慶市民最大的“菜園子”,目前建成萬畝以上蔬菜基地11個,建成標準化蔬菜基地29萬畝,年種植蔬菜面積達85萬畝,產量達170萬噸。每天,由潼南縣的蔬菜基地向重慶主城各大市場運送的蔬菜達1000噸以上。
“今年我們將力爭達到90萬畝。”潼南縣農委主任唐邦富說,按縣里的規劃,今年將新建拓展基地5萬畝,改造提升老基地5萬畝,力爭全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0萬畝、產量180萬噸。
潼南的成功吸引著不少區縣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目光放在了“菜籃子”上。近幾年,銅梁、璧山、武隆、南川、開縣等區縣抓住時機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蔬菜產業發展迅猛。
“今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至少要增長20萬畝。”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說,近幾年重慶的蔬菜產業發展的確很快,2011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為928萬畝,去年全市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達到950萬畝和1500萬噸。今年南川蔬菜種植面積將達到26萬畝,預計產值7億元。而銅梁、璧山、武隆、開縣等十余個區縣,今年的面積較往年都將有較大增長。
買家難找地里蓮白已開花
然而,隨著蔬菜產業急速擴張,而冷藏儲存環節的不足致銷售半徑短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一問題最近在開縣、潼南、黔江等地開始顯現。
來源:重慶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