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和煦的春風,美妙的音樂,三月田野有著沁人心脾的美。不過,這些音樂并不是放給游客或村民聽的。真正的聽眾,是蔬菜大棚里那一壟壟的韭菜,一排排的菜花,一行行的番茄……一早,江蘇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愛畝愛木有機農園的蔬菜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音樂之旅”。
在陽光明媚的春天里,在綠意濃濃的原野里,當《春風吻上我的臉》、《南泥灣》、《讓我們蕩起雙槳》等經典老歌傳來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心情的愉悅和生態自然的純美。但是,當音樂與蔬菜的成長和銷售掛起了鉤的時候,我還真的有點迷茫。
為什么要讓蔬菜去聽音樂呢?而且有時候還要聽聽國外的《婚禮進行曲》、《致愛麗絲》等?難不成蔬菜也要談戀愛?據農園管理方說“音樂區的黃瓜產量高出了20%;番茄產量高出普通小番茄30%;茄子高出18%……”而筆者也從報道中找到了些許答案:“這些蔬菜變成了貴族蔬菜,平均比市場上貴50%左右。根本不愁銷售”。
聽音樂的蔬菜能不能增產我不敢說,但是因為一個“音樂蔬菜”的行頭,讓它們價格翻番卻是個不爭的事實。筆者不是什么科研人員,也不是什么“磚家”,對于這樣離奇的高科技真的有點暈乎乎的。但是,我卻知道,近年來五花八門的農產品確實讓消費者看花了眼睛。這次霧里看的不是那英的“花”而是千奇百怪的農產品。
奶白色的甜椒,黑眼睛的兔子,100斤的大西瓜,葡萄般的小西瓜,速成鴨、速成雞……我們見證著高科技的威力,也感受著農產品的驚慌。我總覺得這和違反自然規律有著說不清的聯系。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新奇的生物、植物、農產品就閃亮登場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