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鷺島的雨季又開始了。都說“春雨貴如油”,雨一下,市民們果然感受到了“貴”的氣息水葉菜的價格又漲了不少雖然比起往年,近兩年來“雨來菜貴”的狀況有所緩解,瓜菜果菜雨天價穩,但水葉菜還是“遇雨價漲”,這條“鐵律”未曾改變。為什么才一下雨,水葉菜就漲價?幾乎“與雨同步”?
【現象】
下雨綠菜就漲價 “身價”一天漲一元
“前兩天油菜一塊五一斤,空心菜兩塊五一斤,今天都漲到四塊了。”昨天一大早,雨淅淅瀝瀝下著,王老師逛遍整個市場,卻找不到每斤3塊錢以下的水葉菜連平常的“1元蔬菜”大白菜都漲到了每斤3元。
在廈門大學附近的演武市場,油菜從3月24日的每斤1.5元-2元上漲到4元,而空心菜、上海青、大白菜等也漲幅明顯,每斤漲了1-2元左右。
這個社區的“平價菜”也都變成了蘿卜和圓白菜等。“下雨天,綠葉菜肯定貴了。”菜商說,這兩天下雨,水葉菜的批發價一天往上漲8毛錢,市場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水葉菜翻番漲,不少商家賣青菜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以前兩塊錢一斤的空心菜,現在卻是按把賣,一把兩塊。不過,一把菜的重量只有約4兩。
【疑問】
水葉菜一見雨點 菜價上漲立竿見影
家住廈門大學附近的老教授王老師經常問菜販:“為什么菜價又漲了?”可每次得到的答案幾乎都一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到菜市場買菜的市民,經常會聽到菜販談及菜價上漲和天氣的三個“關聯”,也是商販會說的漲價理由
理由1:天下雨,菜難出,產量少,菜價漲。
理由2:天下雨,難運入,數量少,菜價漲。
理由3:天下雨,泡菜地,菜易壞,菜價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