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華的店鋪里仍然存放著大量商標名稱為“金菜花”和“吉象”桶裝菜籽油和豬油,只不過由于風聲太緊的緣故,其原料涉嫌摻雜“地溝油”的“吉象”牌豬油已經不敢放在顧客看得見的位置。“與往年相比,今年同期的銷售量大概只有20%左右,而且還只是就植物油來說,豬油基本上賣不出去。”趙瑞華在云南省曲靖市關坡寺從事食用油的批發銷售已經有10余年的時間,今年遇到了最大的經營危機。
趙瑞華的經營危機來自于其所銷售食用油的生產商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這個在云南食用油市場占有30%以上的銷售市場,被業界認為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油脂生產及經銷企業,由于涉嫌使用在生產原料中添加“地溝油”煉制食用油而聲名狼藉。
3月21日起,豐瑞公司涉嫌“地溝油”一案在曲靖市中級法院連審4天,此舉創下了云南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的最長時間紀錄。15名涉案人員被押上被告席,其中包括豐瑞公司董事長趙建國以及公司多名高管。
3萬噸“地溝油”
據起訴書指控,2002年至2012年3月,云南豐瑞油脂有限公司和云南豐瑞糧油工業產業有限公司向張紹忠、張家容、陳生等人購進地溝油22241.41噸,金額約1.14億元;向四川、江蘇等省市公司進購地溝油10038.9055噸,金額約4665.7萬元。兩公司將上述地溝油生產成“吉象”牌食用豬油后,運往云南大理、紅河等州市進行銷售。
也就是說,2002年至2012年間,豐瑞公司及楊林公司總共購進地溝油3.2萬余噸,總金額達1.5個多億。
云南光大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顯示,從2001年到2012年3月,豐瑞公司銷售的豬油數量14萬多噸,涉及金額達10億多元;豬油調和油數量為1682余噸,涉及金額2367萬多元;豬油精煉油數量5224余噸,涉及金額4196萬多元。以上銷售數量合計14.8萬多噸,合計進額11.07億余元。換句話說,豐瑞公司10年間賣出去的這14萬多噸動物油均有可能摻雜了“地溝油”。
來源:經濟觀察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