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八桂大地春暖花開。記者一行日前走進位于廣西玉林市轄內的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真切感受到廣西與臺灣兩岸企業開展農業產業化合作的潛力與希望。
專注園區金融
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自2006年啟動以來,目前已擴展到玉林市七個縣(市、區),面積達1.28萬平方公里,分成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三部分。其中核心區內“桂臺”農業合作交流服務示范園,面積8000畝,已建立優質稻、熱帶果蔬、食用菌、特色花卉等10個產業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試驗區建設中,農行廣西玉林分行近年來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產品,積極為試驗區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有效緩解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土地資源流轉整合以及發展現代農業的資金需求。
據農行玉林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進入試驗區的臺資企業達到56家,總投資額達45億元,其中與農行玉林分行有合作關系的超過20家,涉及農業綜合開發、優質種苗、食品加工、旅游休閑等領域。
據了解,為進一步支持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發展,玉林分行率先在試驗區核心區域增設分支機構——農行玉林玉東支行,切實增加對創新試驗區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
截至2月底,玉東支行貸款總量已達5.08億元。
奏響“綠色”主調
在興業縣大平山鎮雅橋村的廣西興業富硒康聯合家庭農場,滿目蔥蘢、生機盎然。在一個溫室大棚里,記者看到棚頂上方一條條水管有序地交錯織成一張“大網”,分布著一個個小噴頭。
農場主全開介紹說,這是從臺灣引進的水肥一體化節水系統,安裝在大棚上方是考慮其灌溉時會更均勻,更適合蔬菜生長的需要。
據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唐澤林介紹,實驗區成立以來,到目前已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210項,建成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55個,通過高效果蔬區、規模糧油區、特色花卉等現代農業項目,有力帶動了現代農業發展。
時值春茶收獲季節,玉林市三山坡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有機茶園郁郁蔥蔥,茶香襲人。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