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享有“中國糖都”美譽,自2003年建市以來,蔗糖產量已連續8個榨季居全國首位,分別占全國、廣西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蔗糖產業對該市gdp貢獻率達68%,是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種蔗農民日子“甜蜜蜜”
近70%的農民種植甘蔗、農民70%的收入源于賣蔗、制糖業總產值150多億元、全市40%的稅收來自蔗糖產業……蔗糖產業是崇左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也是該市最重要的富民產業。
眼下,“中國糖都”崇左市各糖廠正加足馬力榨蔗,蔗農也迎來了“收獲季”。在崇左市扶綏縣岜盆鄉小姑村,記者看到連片的甘蔗林里,蔗農正忙著砍收甘蔗,并將甘蔗堆在路邊等待裝車。一堆又一堆小山似的甘蔗,一棟又一棟嶄新的樓房,是蔗農脫貧致富的見證。村民說,甘蔗是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村里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植甘蔗,當地90%左右的蔗農戶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
近年來,崇左大力實施甘蔗產業“擴量提質”、“4331”等工程,不斷增加甘蔗種植面積,并通過改進甘蔗品種,推廣高產節水灌溉、深耕深種等生產技術,提高甘蔗單產,還通過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及制糖龍頭企業與蔗農之間的“蔗、糖價格聯動機制”,極大調動了蔗農種植甘蔗的積極性。
目前,崇左市有種蔗戶數28.71萬戶,蔗農132.43萬人,甘蔗種植面積達422.16萬畝。2011/2012年榨季全市進廠原料蔗1744.15萬噸,比建市前增加了近800萬噸,產蔗總量連續8年為全國各市之最,全市甘蔗平均工業單產63.79噸/公頃,平均含糖分14.11%,蔗戶均進廠原料蔗60噸以上,蔗農人均有蔗13噸以上,比建市前增加了6噸以上,蔗農售蔗收入87億元以上,人均6570元以上,分別比建市前增加了70億元以上和5000元以上。
多年來,通過種植甘蔗實現脫貧致富的崇左農民人數不斷增加,累計達82萬人。得益于甘蔗種植,2011年崇左農民人均純收入5370元,居廣西首位。
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
近年來,崇左致力于發展循環高效的蔗糖產業,拉長產業鏈,把每根甘蔗“吃干榨盡”,初步形成了制糖、造紙、酒精、酵母、生物肥、生物質發電等多條蔗糖循環經濟產業鏈。
來源:云南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