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昨天,“公共衛生領導力暨中國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論壇”在滬舉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michaelklag教授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姜慶五教授就市民密切關注的禽流感問題逐一作出回應。
h7n9變異傳人威力弱
論壇上,姜院長指出,禽流感病毒屬rna病毒,十分容易變異,但h7n9禽流感遠遠不如甲流、sars嚴重。就目前情況來看,病毒并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即使后期病毒變異整合,出現了在人際之間傳播的情況,其威力也是微弱的。而且,4月過后就是流感的低發季節。
何以近年來屢發禽流感
有市民質疑,為何近年來禽流感頻頻發生?姜慶五稱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如今人口多,人們的需求也大了,就以養雞場為例,現在,養雞場的密集度十分高,只要有一個病毒出現,傳播速度就非常快,這和以前散養雞鴨的時代是不能比的。”回顧歷史,其實人類一直都在與病毒作抗爭,所以市民不必太過恐慌。
活禽市場監管不夠到位
對于上海撲殺禽鳥的舉措,michaelklag教授表達了高度贊揚:“從香港禽流感撲殺活禽,到此次上海撲殺,這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值得借鑒的。”他說,由于禽流感病毒會快速復制,隨機化突變,十分容易擴散,所以撲殺活禽直接減少了病毒突變與傳播的機會,十分可取。
姜院長也強調,盡管上海早已明確規定活雞批發和零售經營始實行“掛牌經營”制度,但實際上對活禽宰殺的監督管理卻仍舊不夠到位,宰殺環境與條件仍舊十分簡陋。不少馬路邊甚至還設有活禽現殺現賣的攤子。在這種狀況下,病毒十分容易進入人群并傳播開來。
雞場應遠離豬場
姜院長表示,“如果豬感染了流感,它也會流鼻涕、打噴嚏,據我們所了解并沒有這個現象。假如真的是豬帶來的流感,那么也應該是養豬人先感染,但現在潛伏期早已過了,卻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疫情。”
不過,姜院長也強調,豬與流感的問題的確值得引起各方關注與警惕。因為,豬身上存在兩種受體,它既可以感染禽流感,也可以感染人流感,并且兩種病毒會在豬的體內自由交換基因,這樣一來,病毒的致病性就會大大增強,容易出現超級病毒。所以,社會應對防范豬流感時刻保持警覺心,加強公共衛生。“養雞場與養豬場應盡量離得遠一些,避免交叉傳染。”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