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糖市供應過剩現象嚴重,國內收儲政策杯水車薪,對市場的消化不足以支撐過剩的供應量。業(yè)內人士坦言,“收儲并非萬能靈藥,基本面疲弱過度,糖市短期內很難回暖。”
主產國供應過剩
國際糖業(yè)組織今年2月末曾發(fā)布報告稱,巴西食糖增產,去年12月出口量超2010年222萬噸的12月最高水平,并因此上修對全球糖供應過剩預期至852.6萬噸。
之前曾有業(yè)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就稱,“巴西糖產量在甘蔗種植面積擴大、天氣情況良好的有利條件下正不斷攀高。”
法國興業(yè)銀行在今年3月下旬也曾發(fā)布報告,稱所有跡象均指向巴西糖產量將增加。2013年榨季已至,巴西糖產量將令全球糖市承壓。
同樣,印度和泰國也面臨著高產局面。其中,印度制糖商協會稱本國減產情況可能不及之前預期,且其最大糖產區(qū)馬邦(年產糖1000萬噸左右)糖產量預期偏高,因此將2012/13年度印度糖產量上調了30萬噸,至2460萬噸。泰國農業(yè)部也發(fā)布數據,稱甘蔗入榨量增大,截至3月21日累計產糖同比增長2%,達916.9萬噸。
據了解,巴西、印度和泰國均為全球產糖大國,其中尤以巴西為最,其量價變化對全球糖市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再放眼國內,中國糖業(yè)協會在今年3月18日的最新報告中也提到,截至2月底,本制糖期全國已累計產糖916萬噸,同比增長8.13%。其中,產甘蔗糖815.15萬噸,增8.86%;產甜菜糖100.85萬噸,增2.54%。
“新榨季全球食糖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十分明朗了,這對原糖期價也是一個打擊,后市糖價向下的可能會增大。”
收儲難擋糖價疲態(tài)
2012年12月25日,中國2012/13制糖期食糖臨時收儲政策正式啟動,收儲總量300萬噸,第一批150萬噸已經在今年1月末全部掛牌。
對此,國泰君安認為,由于目前糖市的供應過于龐大,區(qū)區(qū)百萬噸收儲量并不能真正解決糖市供過于求的局面。
有業(yè)界人士表示,“幾經炒作,事實上收儲對市場的影響力已經被大為消化,行業(yè)內大家也已經漸趨理性,明白糖市想要得到實質性的好轉,還需實質性利好的支撐,光靠政策扶持,僅僅杯水車薪,供求失衡的困局不破,則糖市難以真正回暖。”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