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周三發布報告稱,2013年中國多數農產品仍會繼續增產,糧食總產量或達到6億噸;但農產品和食品價格仍面臨上漲壓力,預計今年農產品生產價格將同比上漲約8%。
社科院發布的《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簡稱“農村綠皮書”)指出,盡管面臨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但糧食增產積極因素仍然很多,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億噸左右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2004年到2012年,中國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去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8957億噸。綠皮書的預測表明,今年糧食生產存在實現“十連增”的可能性,但糧食增產難度加大和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顯現。
“未來看糧食需求進一步保持比較快的增長,糧食增產難度越來越大,糧食的進口有可能還會再繼續增加。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怎樣看待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司長郭瑋在農村綠皮書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本周稍早稱,中國糧食安全有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未來將立足國內,保證中國的糧食安全,并力爭今年實現第十個豐收年。
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猶存
農村綠皮書指出,國內農產品供求偏緊,進口農產品價格高位波動、成本上升、風險加大,都將加大農產品和食品價格上漲壓力,部分農產品生產和食品消費價格可能會明顯上漲。
報告預計,2013年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漲幅約8%,糧食生產價格料上漲約9%。今年食品消費價格料比上年預期上漲7%,其中糧食消費價格上漲8%。
“2013年糧食供求關系寬松理應會帶來糧食市場價格的下跌,但由于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的提高,以及政策性收購的作用,糧食價格下跌的可能性會下降,”報告指出。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4%,其中3月cpi同比漲幅由上個月創下的10個月高位回落至2.1%,并低于市場預期,預示短期內通脹或不足慮。(社科院)
來源:社科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