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春播進入關鍵時期。作為我國的“大糧倉”、春播的“主戰場”,東北地區遭遇嚴重春澇,給春播工作帶來極大困難。針對當前春耕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農業部迅速組織開展了東北抗春澇保春播攻堅戰、西北西南抗旱促春管保春播攻堅戰、長江中下游水稻集中育秧促增產攻堅戰等春耕生產“三大攻堅戰”,分類指導,分區推進。4月2日,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東北四省(區)抗春澇保春播座談會,分析春耕生產形勢,部署抗春澇保春播工作,打響春耕生產首個攻堅戰。4月10日,農業部派出4個司局級干部帶隊的督導組,分赴東北四省(區)開展工作督導,推動抗春澇戰低溫保春播各項措施的落實。
據悉,去冬以來,東北地區氣溫持續偏低,降水偏多,突出表現為春澇和低溫“雙碰頭”,整地難度加大和生產成本增加“雙疊加”,可能導致播期推遲和播種質量下降的“雙風險”。
“雙碰頭”主要是:部分地區春澇嚴重。去年10月以來,東北地區多雨雪,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為1952年以來同期最多。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9日,東北地區旱地水分飽和過濕面積1.43億畝,其中明水面積3300多萬畝。氣溫持續偏低。去年入冬以來,東北地區氣溫持續偏低,特別是近4個月平均氣溫僅為零下12.2℃,比常年同期偏低2.6℃,為2002年以來同期最低。中國氣象局預計,4月中下旬東北地區氣溫仍比常年同期偏低1-3℃、局部地區偏低4-5℃。
來源: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