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頭雪作濤,纖鱗潑潑形如刀。 ”作為目前長江唯一還能捕撈到的野生“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魚,隨著國家對公款消費的限制,市場需求正在逐漸減少,刀魚的價格隨之逐漸走低。清明節剛剛過去,按照以往的經驗,刀魚的捕撈量有望整體提升,但在刀魚產業鏈上所涉各行業的從業者們卻高興不起來,其中部分漁民和廚師都表示將另尋出路。刀魚產量銳減漁民叫苦不迭
漁民許天義:現在捕撈刀魚越來越難了,有時候忙活一整天甚至一條都撈不到。
每年清明前后上市的刀魚是南通地區長江漁民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但近年來刀魚的產量連續銳減,今年3月初開捕以來,有些漁民甚至連續幾天捕不到一條刀魚。
今年57歲的許天義是南通天生港地區長江段的普通漁民,從祖上開始,老許世代就從事刀魚捕撈。對于有著15年捕刀經驗的他來說,以捕撈刀魚為生是他唯一的謀生手段,面對日益枯竭的刀魚資源,老許也是一籌莫展。
“現在捕撈刀魚越來越難了,有時候忙活一整天甚至一條都撈不到。”許天義說,記得在10多年前,一到3月刀魚漁汛期,有時候一天就可以捕獲上百斤刀魚,如今那樣的場景在南通地區的長江水域已經不復存在了。
據悉,長江下游區域幾個城市都有漁船在進行刀魚捕撈。老許向記者透露,刀魚是洄游魚類,而“阻擊”刀魚的第一道關口便設在離長江入海口最近的崇明島附近,目前面市的大部分刀魚都是崇明刀魚,而市面上真正的南通本地刀魚大多難覓蹤影。老許表示,據他了解有不少不法漁民在崇明島附近遍撒深水網等違規網具,這些網具對各種魚類一律大小通殺,對漁業資源構成了致命威脅,也對刀魚的洄游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