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甜縣(區)”是江州區的美稱,蔗糖“蜜罐子”,聯系著千家萬戶的“小日子”,因此江州區廣袤蔗海的每一根甘蔗,都讓黨委、政府和蔗農記在心頭。2012/2013榨季進入“沖刺”階段,江州區甘蔗砍運工作頻現高潮。連日來,各鄉鎮根據本地“蔗”情,頻出“奇招”砍運甘蔗,確保圓滿完成甘蔗砍收入廠任務。
4月1日,記者在馱盧鎮安定屯甘蔗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片看到熱火朝天的甘蔗砍收勞動場面:3000多名群眾集結蔗田,有的砍蔗,有的剝葉,有的運蔗上車,忙碌中不時爆出歡快的山歌。從那隆鎮來的砍蔗工農勇強邊捆蔗邊說:“一方有難,八方來助,這里缺人手,我們就來幫,而且砍蔗也有收入,一舉兩得。”
鎮長張世敏告訴我們,近期,為解決安定屯甘蔗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片遇到砍蔗勞力不足的問題,一個星期前鎮里組織10個村及附近的那隆、左州兩鎮群眾共3000多人集中開展“甘蔗砍運周”,平均每天有2000多名勞力投入甘蔗砍運工作,最多的一天有3400人,一天可砍收甘蔗400畝左右,截至4月2日,馱盧鎮已完成安定片區3000畝甘蔗砍收任務。
據新和鎮黨委宣傳委員周子榮介紹,針對甘蔗砍運人力不足的問題,鎮里派出工作隊深入各村屯廣泛動員群眾,集合勞力投入蔗區砍運工作;組織干部職工到各主要片區義務為農戶、企業砍運甘蔗。針對運蔗車輛不足問題,該鎮及時落實經費對運蔗車輛給予補貼,通過手機短信向廣大蔗農發送車輛運行情況,發動蔗農利用自家農用車到其他蔗區運蔗。截至3月底,新和鎮發放甘蔗砍運補貼30多萬元,已入廠原料蔗53.2萬噸,全面完成甘蔗砍運任務。
羅白鄉去年實施甘蔗高效節水灌溉土地流轉面積2800畝,目前仍有1000多噸甘蔗因勞力不足尚未砍收入廠。近日,該鄉干部和土地承包業主、崇左東亞糖廠人員一起深入各村屯發動群眾到蔗區幫砍運甘蔗。
羅白鄉黨委統戰委員、副鄉長李冠春說:“每天都有200多人到甘蔗高效節水灌溉土地流轉示范片區砍運甘蔗,我們還發動更多群眾加入‘砍收大軍’,以盡早完成今年的甘蔗砍收任務。”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