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中國柑橘之鄉”美譽的城固縣,去年冬季遭遇極寒天氣,柑橘產業損失嚴重,受災面積達6.8萬畝,占全縣總種植面積的30%以上。無奈,村民砍掉橘子樹當柴燒。
“可惜了,樹都長了十多年”
4月11日,城固縣桔園鎮竹園村,下午1時許,66歲的何樹明老人舉著斧頭正在砍自家的橘樹。“可惜了,這些樹都長了十多年了。”何樹明說,他家已經種了十多年橘子,4畝橘樹今年全部受災。雖然以前也遇到橘樹被凍死的情況,但是這么大面積被凍死還是第一次,根部爛掉的就要重新栽種,三年以后才能掛果,就算沒被凍死,明年才能掛果,今年肯定是絕收了。
桔園鎮五門堰村,農婦李某正在地里砍橘樹。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前幾年,橘子收成好的時候,一畝地平均能收近萬斤橘子,可收入6000-7000元錢,經濟收益較為可觀,今年基本絕收了,“我打算把樹都砍了,回去當柴燒,買煤還要錢。種一季玉米,減少些損失。”她說。
歷年受災最嚴重的一次
城固縣桔園鎮黨委副書記熊志綱介紹,桔園鎮柑橘種植面積共5萬余畝,造成橘樹大面積死亡的原因是去年冬天城固遭遇數十年不遇的極寒天氣,全鎮24個村受災,受災面積超過30%。
熊志綱表示,橘樹出現凍害屬于周期性,沒有辦法避免,縣上曾請專家現場指導柑橘防凍,經過幾年實踐,效果依然不明顯,“橘樹被凍死也有綜合性因素,跟個體的健康程度、日常管理都有關系。”
針對此次災害,縣政府專門請果業專家為此調查,其中根系死亡要及時處理,重新種植,部分根系未死推遲修剪枝葉,等到今年6月就會發出新芽,明年就可掛果,使橘農的損失降到最低。
據城固縣果業局副局長丁德寬介紹,柑橘耐旱而不耐寒,雖然城固所種柑橘均為抗寒品種,也只能承受最低-5℃的溫度,但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初,連續近一周-5℃的低溫天氣,12月31日還出現了極端低溫-8℃。城固共有橘園22.4萬畝,全縣受災6.8萬畝,占總種植面積的30%以上,為歷年受災最嚴重的一次。
為了減少果農的損失,縣財政列出不少于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新栽和補栽橘樹以及促進柑橘產業的發展,最大程度減少果農的損失。(半荷)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